???? ????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一個個耳熟能詳的詞語背后,中國制造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而現在,中國制造要成為世界品牌。在從制造邁向“智造”的過程中,工業機器人成為工業發展路上的“新貴”。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機器人成“新貴”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而人口紅利消失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前不久,日東電工等外資撤離中國的新聞還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外資撤離中國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條就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了??鐕咀非蟮氖窃谑澜绶秶鷥日紦乩韮瀯菀越档统杀?,實現利益最大化。中國過去以低廉的勞動力市場為外資企業帶來了利益空間,現在成本上升,外資撤離也不足為奇。但是外資可以撤離,在中國的本土企業該如何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企業成本增加問題呢?工業機器人就是一個好選擇。
據了解,工廠配備一條有工業機器人參與的自動化生產線回本只需要一到兩年,比起不斷增長的用工費用,用工業機器人自然要合適的多。而且現在一些工作因為較危險或較枯燥勞累,已經開始出現給錢也沒人做的尷尬局面,這種時候工業機器人的優勢更是顯露無疑。除了用工成本之外,工業機器人相較于人工效率更高、準確度也好。種種優勢之下,工業機器人成為制造業發展新貴也就不足為奇。
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機器人成助力
除了用人成本外,工業機器人需求增加的另一個原因來自制造業本身。隨著智能制造的推進,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這個趨勢下,未來自動化生產線、無人化工廠、智慧工廠等等只會越來越多,相應的工業機器人的用武之地也會越來越多。而且隨著產業升級,工廠的生產模式也會相應做出調整,在行業整體升級的情況下,即使個別企業不愿意換機器人,但在大形勢下恐怕也獨木難支。
現在,我國的工業機器人使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根據IFR數據,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密度約49臺/萬人,僅達世界平均值的71%,是日本和德國的六分之一、韓國的十分之一。在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上,我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由此也可以預見,工業機器人將成為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大助力。
機床搭配機器人成為新模式
工業機器人使用越來越廣,機床+機器人將成為制造新模式。在過去,機床多為人工配合操作,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機床的應用越來越多。機床搭配機械手、機床搭配上下料機器人、機床搭配移動機器人正成為機床加工生產的新常態?,F在,越來越多的機床企業也在投身機器人的研究,如華中數控就在2013年全面進入機器人領域,為行業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
工業機器人的前景非常可觀,關于工業機器人的未來,你有什么看法?
來自 機經網
版權所有: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公網安備23010902010291號 黑ICP備09092524號
地址:哈爾濱市松北區科技創新路2077號 電話:0451-86325967
技術支持:北京信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