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12月25日,機械總院集團牽頭研編的《2020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在中國工程院發布。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周濟院士,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蘇波,中國工程院朱高峰、鐘志華、關橋、周志成、單忠德、俞建勇等院士,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相關領導、機械總院集團副總經理婁延春,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邱城、黨委副書記吳進軍,課題組各單位代表,央視、新華社等各界人士共計200余人應邀參加,發布會由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焦棟副主任主持。
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朱高峰院士與機械總院集團原副總經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院士分別對《2020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進行了介紹和解讀。報告在“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組在長期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權威機構的最新統計數據,分別測算了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印度、巴西和中國等九國2019年度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詳細評估了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和中國等國制造強國進程趨勢與發展特征,同時著重對我國2012—2019年制造強國發展進程進行了分析,并對當前新形勢下制造業未來發展提出思考建議。測算結果表明,目前,中 國仍位居全球制造業第三方陣前列,排在美國、德國、日本之后名列第四。
報告指出,中國“質量效益”對制造業發展貢獻率持續提升,但對制造強國進程的支撐能力依然較弱;“規模發展”仍是制造強國進程發展的主要支撐力,但受以現價美元口徑計算的制造業增加值增幅不足以抵消制造業出口占比對指數值降幅影響,中國規模發展分項數值出現了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而美國憑借其2019年制造業總量增速優勢,實現了連續三年穩定增長,值得重視;同時,剔除規模發展分項數值,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來看,我國與第一、第二陣列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報告分析認為,2019年在全球產業環境日趨復雜、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擴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國制造強國進程穩中向好可謂來之不易。面向“十四五”,應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制造強國戰略,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深度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下制造業發展新空間,全面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公網安備23010902010291號 黑ICP備09092524號
地址:哈爾濱市松北區科技創新路2077號 電話:0451-86325967
技術支持:北京信諾誠